团建活动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建活动 >> 正文

三下乡进行时㉘ | 深耕沃土,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发布时间 :2024-11-04

为深入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带团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重庆电讯职业学院汽车与智能制造工程学院青年红色筑梦实践团队于7月7日至7月9日前往重庆市黔江区白石镇玉岩村进行学习调研,并开展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成员深入了解农村当地的实际情况,与村民们进行交流与互动,参观了当地的养蚕基地,并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为其提供技术支持与帮助。同时“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务站”正式揭牌成立并启动,为村民提供汽车美容、检测等服务,将科技助农落到实处。用青春抒写乡村实践故事,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贡献青年力量,传承“红色电波”精神。

 

 7月7日,团队来到黔江区白石镇玉岩村,“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正式启动,在汽车与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李伏涛和玉岩村村委会党支部书记张登海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开启“三下乡”活动第一站——养蚕基地。上午团队成员们在当地村民的陪同下参观桑蚕养殖基地,了解养殖过程,并帮助采摘桑叶;下午参与易损路段维护,为建设美丽新农村贡献力量。实践团成员在活动中秉承重庆电讯职业学院“红色电波”红色文化精神,感受新农村的变化与发展,通过实践提升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深刻诠释当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7月8日,在重庆市黔江区白石镇玉岩村举行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主题交流会。会上,乡镇各级领导、党员代表和村民代表共同参与,重庆电讯职业学院代表团表达了以科技助农、技术下乡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的决心。此外,青年红色筑梦团指导老师何恒进行了反诈宣讲,增强了村民们的反电信诈骗意识和能力。会后,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服务站在玉岩村正式揭牌成立并启动,为村民提供汽车保养、检测等服务,将科技助农落到实处。此次活动得到了黔江区白石镇政府和村委会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

 

 

 7月9日上午,在黔江区白石镇玉岩村驻村第一书记高雄的陪同下,实践团全体师生拜访了玉岩村光荣入党四十年以上的老党员,与其进行深入交流,聆听红色事迹、感受革命精神。老党员李天元同志分享了其入党经历及为玉岩村做出的贡献,用青春诠释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此次走访慰问活动被视为一次生动的党课学习,激励同学们传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红色革命精神,为祖国繁荣复兴贡献力量。

 当日下午,汽车与智能制造工程学院团总支书记李伏涛带领团队慰问玉岩村五保户,传递“红色电波”精神,将温暖送到家。五保户多为年迈无劳动能力的老人,生活条件艰苦,除了政府经济帮扶之外,情感和精神上的关心与慰问也尤为重要。

 “农,天下之大业也。”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汽车学院青年红色筑梦实践团队携知识下乡、以智慧播种,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传播科技、致富乡村。蘸粮食“稳农”、政策“惠农”、科技“强农”之墨,打造新时代下的“富春山居图”,绘好田埂上“向往的生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性、决定性力量。从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会”种地到指尖上轻轻一点的“慧”种地,从选种工作千难万难到科技育种产量翻番,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汗水农业”朝着“智慧农业”加速演变。“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为高校先进科学技术研究与农业实地发展提供了连接的平台,同时我院也积极践行科技助农、技术下乡,将助农落到实处、将乡村振兴落到实处。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积极探索,也卓有成效。了解到玉岩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依靠桑蚕、肉牛、生猪养殖,经济结构较为单一,以农牧为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问题后,我院将积极探索助力玉岩村发展的新模式,在该村地型特点和农业发展的基础之上,从村民们自身需求入手,提出方案精准扶农、助农,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和力量。

 

 此次活动是汽车学院青年红色筑梦实践团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国家战略的具体行动,也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次有益尝试。汽车学院青年红色筑梦实践团全体成员将继续秉持“红色电波”精神,积极探索党建带团建引领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为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关闭